暖春之季看中歐關系“三要三不要”
國際問題觀察員 利婭
一年之計在于春。近期中歐關系迎來久違的暖春,西班牙首相桑切斯、法國總統馬克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等先后訪華,雙方各領域交往合作全面鋪開。特別是中歐領導人達成了一系列重要戰略共識,以中歐關系的穩定性為當前變亂交織的世界注入亟需的確定性和正能量。
中歐要獨立自主,不要陣營對抗。習近平主席在同歐方領導人會談中明確指出,中歐關系不針對、不依附、不受制于第三方,中方始終將歐盟視為一支戰略性力量,希望歐方形成更為獨立、客觀的對華認知。馬克龍也明確表示,法方堅持獨立自主外交,反對分裂對抗,在回國的航班上就歐洲“戰略自主”作出闡述,引發歐洲各界熱議,“不作跟班”的反思之聲越來越多。這也說明,美國企圖捆綁歐洲對抗中俄,搞新冷戰、“陣營對抗”那一套,越來越不得人心。歐洲國家素有戰略自主傳統,中歐完全可以走出一條不同制度國家相互尊重、和而不同的相處之道,這才是人間正道。
中歐要互利合作,不要脫鉤斷鏈。經貿合作是中歐關系“壓艙石”,雙方互利共贏合作不應被人為阻斷。在去年疫情艱難時刻,中歐貿易額逆勢創下8473億美元新高,中歐班列開行突破1.6萬列,給雙方人民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近期訪華的歐洲多國領導人表示,中歐要開展互利合作,不要掉入脫鉤斷鏈的陷阱。從博鰲論壇到松園茶敘,從中法歐三方會晤到西班牙首相桑切斯來華之旅,中歐領導人就務實合作廣泛交流,見證簽署系列合作大單,約定盡快舉辦經貿、數字、綠色領域高層對話。當前中國經濟復蘇向好,以制度型開放引領高水平對外開放,以高質量發展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將為中歐合作開辟新的天地。
中歐要和平發展,不要緊張沖突。中國主張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歐盟主張建立“歐洲共同體”,中歐在推動維和止戰、共同發展上是一致的。關于延宕不決的烏克蘭危機,此次中法就政治解決發出共同呼吁,中歐同意就共同勸和促談發揮建設性作用。中方還指出“烏克蘭危機不是中歐之間的問題”,支持歐方構建均衡、有效、可持續的歐洲安全架構。對于其他一些國際和地區熱點問題,中歐在對話談判、化解危機上也擁有共識。作為多邊主義的踐行者,中歐還將攜手應對全球性挑戰,在應對氣候變化、生物多樣性保護、公共衛生等全球治理領域加強協調,共同支持發展中國家更好發展。
不可否認的是,在中歐關系的暖意中也有一些雜音和干擾。美國仍在施壓歐洲國家對中國搞技術封鎖、經貿脫鉤,破壞中歐合作,既“遏華”又“損歐”。一些勢力仍在渲染“民主對抗威權”,鼓噪泛意識形態化、泛安全化,企圖干涉中國內政,甚至染指臺海局勢和中國周邊安全,種種危險言行值得高度警惕。但更多國際有識之士還是對中歐關系的未來寄予厚望。歐盟委員會前主席、意大利前總理普羅迪表示,歐中合作可為全球發展與治理發揮建設性作用,期待與中方重啟因疫情中斷的各層級合作與對話。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今年是中國同歐盟建立全面戰略伙伴關系20周年。中歐是世界兩大力量、兩大市場、兩大文明。在中歐領導人戰略共識引領下,在雙方主流民意支持下,我們有理由期待中歐關系的暖春將在秋天結出累累碩果,并為世界和平繁榮作出更大貢獻。